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及战术要点
发布时间:2024-02-29 16:29:00
分享到

火灾回顾


      2月23日凌晨,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,造成15人死亡,44人受伤。高楼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、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的特点,由于高楼结构复杂、人员密集,一旦失火难以控制和逃离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。



高层火灾的处置难点
      1、高层建筑管道竖井多,易形成“烟囱”效应 。

      一般高层由于建筑工艺上的需要,高层建筑设置很多管道竖井,如电缆井、电梯井、管道井、垃圾道、通风道、楼梯间等。火灾发生时,这些竖井就会成为一个个高耸的“烟囱” ,使烟气在竖井内的垂直扩散速度大大提高导致火势迅速蔓延。 建筑结构与形式多样,内部分隔复杂,起火后易造成大面积充烟,给灭火、救人带来困难。


      2、堵截控火难度大。

      高层建筑中,建筑材料、装饰物燃烧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烟尘,这些烟火既可通过外窗、装饰物或保温材料向上延烧,也可通过内部竖向管井、敞开的楼梯间和玻璃幕墙与地坪接缝垂直蔓延。


      3、作业环境受限。

      外部道路、场地易被占用,举高车难以实施作业,内攻通道易被烟火封堵。


      4、用水量大,供水困难。

     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,冷却和控制火灾蔓延扩大的用水量是相当大的,可供垂直铺设水带的位置少且铺设耗时费力,车辆泵浦的供液高度有限,水带易断裂、脱口造成供液中断,建筑消防供水设施可能潜在故障隐患。


      5、登高困难,人员搜救任务重。
     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,如不借助消防电梯,一般的消防队员徒步跑上8、9层,其体力已消耗到基本丧失战斗力。层数多,垂直距离长,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长;其次人数众多且较为分散影响快速搜救。



适应立体作战需要,部署消防力量
一、力量调集
      1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,应调集消防车辆的类型包括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、高层供水消防车、举高消防车、泵浦水罐消防车和抢险救援消防车,夜间起火增调照明车,火势较大、灭火时间较长时,调集战勤保障车辆。
      2、根据现场需要,调集公安、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医疗救护等应急联动力量,以及建筑设计人员、建筑结构专家、维保单位技术人员到场配合处置。
      3、依靠物业管理人员、保安配合处置,高层住宅楼起火,联系居委会、楼组长提供住户信息。

二、途中决策
      1、核实情况
      车辆出动后,指挥员要与指挥中心、报警人联系,询问核实下列情况:
(1)火警地址和任务;
(2)起火楼层、燃烧物质及火势情况;
(3)人员逃生和被困情况;
(4)周边道路通行能力情况;

(5)增援力量出动及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调集情况等。

      2、临近火场时的观察
      接近火场时注意观察下列情况:
(1)风向、风力情况;
(2)起火建筑冒烟楼层和烟雾颜色,一般冒出烟气楼层中最下一层为起火层;
(3)外部窗口是否有明火;

(4)是否有被困人员呼救或发出求救信号。

      3、基本信息汇总和准备

       出动途中查询建筑的使用性质、楼层功能、结构布局、层数、面积、进攻途径和消防水源等情况。

      4、初步判断
      通过综合火场信息,初步预判起火楼层、灾情规模和人员被困情况,视情请求增援。
      5、灾情通报
      中队指挥员途中应向本中队其他车辆、增援中队指挥员通报掌握的情况,部署车辆停靠位置和初步作战分工,提示行动注意事项。增援中队出动途中应主动与辖区中队指挥员取得联系,了解掌握基本情况。
      6、起火单位及早沟通
      出动途中,联系起火单位提出初期处置建议和需要配合的事项,指导单位组织人员疏散和利用固定消防设施开展自救,并要求单位清理起火建筑周边的车辆等救援障碍物。

三、车辆停靠
      1、车辆到场后,遵循“安全”、“有序”的原则选择停靠位置。
      2、停车时尽量选择在起火建筑上风、侧上风的安全位置停靠,不得停靠于存在坠落风险物体的下方。
      3、举高车停靠点要便于实施展开,考虑作业面安全、地面荷载和架空线路影响等因素。
      4、参战车辆较多时,要设置车辆集结区,增援车辆到场后,必须首先至集结区报到。
      5、初战到场车辆尽量停靠在建筑不同方位(避免停靠在同一侧),以便全面观察火情,有效占据水源。同时,要考虑优先停靠在便于移动供液线路铺设、器材运送的地点。
      6、先期到场车辆注意留出车辆进出通道和登高作业面,非主战车辆和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车辆安排停靠在火场外围。
      7、到场后应划定警戒范围,协调公安民警等维持秩序,视情实施道路交通管制。



四、灾情评估
      1、灾情评估应贯穿于灭火战斗全过程,与疏散救人、战斗展开和安全防护等工作同步进行,做到反复搜寻火点和人员、内外巡视观察危险因素和关注灾情变化情况。
      2、询问了解燃烧部位和物质、灾情严重程度、人员疏散以及先期自救情况。
      3、从外部全方位观察火势和烟雾蔓延、窗口人员被困、地面进攻口、登高作业面以及外部危险因素等。当建筑规模较大时,安排人员分别从不同位置实施观察。有条件的还可利用遥控无人机、望远镜等进行辅助侦察。
      4、在现场指挥员的指令下,组织侦察小组深入内部侦察,确认起火范围和受烟火威胁区域、人员被困位置和数量以及进攻线路等情况。
      5、安排人员至消防控制室核实起火区域、消防联动设备动作情况,查看实时影像,视情启用广播、水泵等建筑消防设施。指定专人控制消防电梯。
      6、在实施侦察的同时,要对以下情况进行研判:
(1)过火、充烟的范围;
(2)火情的严重程度及蔓延发展趋势;
(3)现场的主要方面和扑救的重点;
(4)人员生还的可能性,搜救的位置、途径和方法;
(5)控火、灭火的主要途径和阵地位置;
(6)着火建筑内电源、燃气是否切断;
(7)现场救援可能存在的行动风险因素(易燃易爆物品等)。
      7、通过观察烟雾流动或感知温度等手段对内部燃烧程度,轰燃、回燃和剧烈的热对流风险等情况进行充分估计。
      8、当现场被困人员数量较多时,现场应以救人为主,水枪出水重在开辟救人途径、掩护救人。
      9、当建筑呈现立体燃烧态势,要评估火势对起火层上、下楼层以及周边建筑的影响,短期内中队力量难以全面控制火势时,集中力量保护受火势严重威胁的毗邻建筑、相邻楼层或相邻的防火分区。

五、组织指挥
      1、在上级指挥员未到场前,辖区中队负责初战现场指挥,明确到场力量的作战位置和任务分工,统一指挥、协调现场行动。
      2、增援中队指挥员到场后,第一时间向现场最高指挥员报到并领受任务,不得盲目实施战斗展开。情况紧急、无法及时报告时,一边实施战斗展开,一边电台请示汇报。
      3、全勤指挥部指挥员到场后,听取情况介绍,巡视掌握现场基本情况,接管指挥权,实施统一指挥。全勤指挥部指挥员按照集结、供水、灭火、救人等不同任务实施分段指挥,各负其责。
      4、地面进攻起点安排指挥员负责供水、外部进攻、力量调配和增援中队协调等工作,前沿阵地等关键位置必须安排指挥员负责指挥。
      5、公安、供水、供电等应急力量由政府领导实施统筹指挥或授权指挥。消防指挥员主要负责灭火救援专业指挥,并根据实际提出配合处置的具体需求。

六、设施应用
      1、消防电梯是消防员登高进攻、运送器材和救助人员的首选途径。
      2、楼梯一般分室外、封闭和防烟楼梯,在消防电梯无法安全使用的情况下,主要利用楼梯实施登高灭火和疏散救人。
      3、利用室内消火栓出水枪扑救初起火灾,应携带水带、水枪和转换接口等器材,出枪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支。
      4、水泵接合器用于给室内消火栓或喷淋系统加压供水,使用时应区分功能和供给范围科学选用,开启1个水泵接合器可使用2个室内消火栓。
      5、报警系统可预判起火大致位置和主要蔓延方向,发出人员疏散的报警信号。
      6、应急广播用于引导疏散和提示救援注意事项。
      7、机械排烟设施在火灾情况下启动风机从排烟口抽烟,烟气温度超过280℃时,排烟风机将停止运行。

七、进攻途径
      1、楼内灭火的进攻起点层应设于着火层下一层或下二层,并以此作为人员、器材的集结区。力量较多时,后续到场力量的进攻起点层设置于初战力量的下层。在起火楼层较高的情况下,要在进攻起点层下方适当位置设立器材中转区,备足空气呼吸器、水带、分水器、水枪等装备器材。
      2、高层建筑灭火内部途径主要是消防电梯、封闭或防烟楼梯间;外部途径主要有室外楼梯、举高消防车、邻近建筑等。
      3、消防员到场应首先检查地面各个疏散、进攻通道是否畅通,如通道受火势威胁或锁闭,应立即组织人员通过出水灭火、破拆等方式开辟通道。
      4、初期消防员到场首选消防电梯登高至楼内进攻起点层,严禁直接乘电梯至起火层或穿越起火层。
      5、发现楼梯内无楼层标识时,应安排人员对楼层予以标记,便于识别。
      6、楼内有多部楼梯时,应根据起火位置,考虑利用不同楼梯分别实施灭火进攻和疏散救人,防止相互干扰。
      7、进入起火楼层,要掌握紧急撤离路线和方式,打开前室防火门前,观察门的外观和烟雾情况,触摸并感知门的温度,预判内部过火和充烟情况。
      8、前室、走道充烟时,人员进出楼梯间后,应关闭防火门,防止烟热涌入楼梯间。

      9、当进攻通道位于燃烧部位下方,可能受到玻璃等坠落物影响时,应合理规划出入路线,避开危险区域。



八、疏散救人
      1、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坚持“救人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人员信息核实应贯穿于灭火救援全过程,重点加强起火层和充烟区域搜索,确认电梯轿厢、厕所等隐蔽区域内是否有人员被困。
      2、当现场灾情规模大、被困人员数量多时,楼层搜救应遵循“起火层—起火层上一层—顶层—起火层以上其他楼层—起火层下一层”的顺序实施分工搜索,起火层搜救应按照“起火房间—起火房间两侧房间—起火房间对面房间—其他房间”的顺序实施。
      3、高层建筑的常规疏散救人途径主要有消防电梯、防烟楼梯、封闭楼梯、室外楼梯和举高消防车;临时避险区域有避难层(间)、外部平台、凸出部位、相邻阳台、楼顶平台等。
      4、高层建筑的疏散救人方法主要有引导疏散、利用消防装备救助和人工徒手搬运。
      5、高层建筑救人要优先确保出入口、楼梯、消防电梯等常规救人途径畅通,当火势威胁上述区域时,应采取出水等措施确保救人通道安全。
      6、利用楼梯救助较高楼层的昏迷人员时,可采取分段接力救助法,当昏迷人员较多时,要在接力点备足救助人员。
      7、对一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,可运用“缓冲救人法”转移至上风窗口、平台后伺机转移;通过楼梯间疏散的人员,可先引导救至起火层下二层等安全区域。
      8、利用举高车救人要注意工作斗和梯臂的荷载,从上方向下或侧面平移接近遇险人员,事先稳定人员情绪。从直臂顺梯而下时,加强引导保护,控制梯上人数,保持人员间距。同一位置被困人员较多且相邻建筑在工作斗的作业范围内时,可先将人员转移到安全的相邻建筑。
      9、对身处较高楼层的遇险人员,要稳定其情绪。同时,在地面设置警戒,防止人员坠落造成伤害。
      10、在充烟区域搜索遇险人员时,要使用手摸与热成像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搜索,避免使用器械伤人。
      11、深入布局复杂的着火建筑内部救人时,应铺设救生照明线、安全导向绳等引导疏散。
      12、对救出人员移交急救部门处理并做好登记,对已搜区域使用统一的标识进行标示,避免重复搜索。

九、火场排烟
      1、扑救高层建筑火灾首先要实施排烟散热,为内攻创造条件。优先启用固定防排烟设施,开启外窗实施控烟、排烟。同时,可选用破拆排烟和水喷雾排烟。
      2、要选择安全的排烟路径,并清理排烟可能波及的可燃物,确保排烟路径上的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,必要时设置水枪保护。
      3、不得在燃烧部位下方实施排烟,防止烟气层下降影响进攻和人员疏散。
      4、起火房间的火势未突破外窗但烟气已沿门窗缝隙涌出时,按照先下风、后上风顺序,通过举高车或邻近房间破拆起火房间外窗实施排烟。无法实施破拆外窗排烟时,应在水枪掩护下,在起火房间门上破拆开孔,保持房门呈关闭状态,向室内射水降温,防止轰燃、回燃和剧烈的热对流造成人员伤害。
      5、起火房间的烟火已突破一侧外窗,应破拆着火房间另一侧窗口,创造对流条件加速排烟。
      6、规划排烟路径时,应尽量避免排烟与进攻路径和方向冲突造成进攻困难。由于客观条件限制,排烟与进攻方向冲突时,人员要依托防火门利用喷雾掩护,做好应急撤离准备。特别当内攻位置处于燃烧区域下风处时,要首先通过破拆燃烧房间上下风窗户实施贯通式排烟,再开门进攻;无法破拆窗户实施排烟散热时,要提前打开前室防火门、外窗畅通排烟路径,并选择楼梯间作为水枪阵地。

十、灭火行动
      1、高层建筑灭火要运用“内攻近战、上下合击、内外结合、逐层消灭”的战术措施,积极控制火势,消灭火灾。
      2、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、防烟分区设置。对起火层火势要通过破拆房门、毗邻上下层窗口射水等方式控火灭火,起火层以上楼层要视情设置水枪,堵截火势通过外墙开口、玻璃幕墙与地坪接缝处以及管道(井)向上蔓延。
      3、开启房门进入室内灭火前,确认门开启的方式,触摸、测量门体温度。外开门且位于下风向时,要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门向外开启造成回燃或热对流伤害;内开门位于上风向时,要拉住门把手或利用器材勾住房门,防止内开门向内吹开导致回燃伤害。
      4、缓慢开启房门,保持低姿,按照先顶部后四周的顺序进行扫射,待有效控制烟火后,再进入实施内攻。
      5、扑救建筑内部区域的火势时,水枪手应位于燃烧区域侧下风位置,首先切断烟火蔓延途径,然后逐步推进灭火。
      6、当建筑外立面发生燃烧时,火势位于较低楼层的,使用车载炮、移动炮打击最高点的火势并快速水平移动,使水流自然流淌扑灭下部火势;火势位于高处的,要利用举高车控火,安排人员登至起火层以上楼层出水向下喷水控火;火势处于多面立体燃烧态势时,应集中力量于火场主要方面实施控火,可登高至屋顶平台,从各个立面组织强有力的射流从上向下控制、扑灭火势,特别要注意在外部出水的同时,应组织力量至内部可能受火势波及的层面出水设防,防止烟火蔓延至内部。
      7、举高车实施外攻应坚持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,工作斗不得正对封闭外窗,防止爆燃、轰燃伤人。在实施内部进攻的同时,外部举高车不得向人员内攻的区域射水。
      8、楼层火势被扑灭后,应及时关闭该层的配水管喷淋阀,打开末端放水装置,防止水渍损失。


十一、高层供液
      1、首先利用室内消火栓、消防泵、水泵接合器等供水。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使用时,可利用水带建立移动供液线路。
      2、建立移动供液线路的方法主要有一次性登高垂直铺设水带、沿楼梯铺设水带和分层铺设水带等;在裙房上方垂直铺设水带的,要预先安排人员至裙房顶部实施分段铺设;垂直铺设水带时,要尽量避开举高消防车阵地。
      3、在建工地、玻璃幕墙等外部铺设水带有困难的高层建筑,条件允许时,可利用升降机井铺设水带。
      4、高层建筑起火,移动供液灭火时,可选用压缩空气泡沫,方便供液,减少水渍损失。
      5、铺设水带供水时,应在地面设置用于停水泄压的分水器,要分段对垂直铺设水带的连接处(接口)用绳索、卡箍等进行保护。
      6、多车耦合供水时,距水源最近车辆先启动泵,逐步加压供水。停水时,先打开二道分水器,供水车辆逐步减压,距水源最远的车辆先停泵。
      7、当水泵接合器无法正常工作时,可选用首层室内消火栓给室内消火栓管网补水。

十二、注意事项
      1、高层建筑起火后,由于窗户玻璃未破碎导致烟雾不明显,但内部可能存在回燃风险;迎风侧窗口由于高空风力压制作用,外部烟雾可能不大,但内部火势却已处于快速发展或猛烈燃烧阶段。
      2、发现火情较大、被困人员较多时,应第一时间申请增援,并预先明确救人第一的总体行动要求。
      3、进入楼内的人员要配齐灭火救援防护装备,进入已经或可能起火、充烟的区域前,应佩戴空气呼吸器、头套和手套,放下披肩,打开呼救器。
      4、高层建筑一般不应破拆窗和幕墙玻璃,避免碎片掉落威胁地面车辆、人员安全。必须破拆时,要结合风力、风向情况选择破拆位置,并在地面划定警戒区域。
      5、高层灭火救援要注意组织人员轮换休整,防止消防员因体力透支而受伤。
      6、在无人员被困、燃烧时间较长的火灾现场,要组织专家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,再视情组织内攻。
      7、严禁人员站立于楼层内排烟路径的下风口处,避免热对流伤害。
      8、高层供水时,人员严禁站立于泵浦出水口、分水器接口附近以及垂直铺设水带下方,防止水带脱口、爆裂伤人。
      9、在楼层内部出水灭火时,应采取防水导流措施,阻止积水流入电梯井。
      10、强风条件下,要注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举高消防车,一旦安全装置报警,应停止使用举高车。利用举高车救人、灭火时,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。
      11、严寒天气,出水灭火后要及时、妥善清理悬挂于高处的冰锥,防止其坠落伤人。
      12、灭火时关闭建筑燃气总阀的,恢复供气前,必须通知到每家每户,确保燃气设备开关处于关闭状态。
      13、灭火后要组织人员彻底搜索、清理火场,加强对电梯、避难层和避险区域的核实检查,防止遗留隐患。

十三、战术要点
      1、以固为主,固移结合。
      以高层建筑中本身的消防设施为主要灭火力量,移动的消防车可以为大量供水和输送器材。
      2、快速到场,快速决策。
      高层火灾容易形成烟囱效应,一旦起火,蔓延迅速,早一分到场,早一分决策,对扑救火灾非常有利。
      3、以抢救人员生命为第一要务,同时控火灭火。
      高层火灾,一旦人员被困,疏散困难,容易造成群死群伤,所以控火灭火和抢救人员生命必须同时进行。





浏览次数:188